近日,一则关于“吃左氧氟沙星可能导致跟腱断裂”的话题登上热搜。左氧氟沙星是治疗细菌性肠胃炎、尿路感染、上呼吸道感染、眼睑发炎等疾病的常用药。许多网友留言表示,家里药箱里就有左氧氟沙星,很担忧会造成跟腱断裂。
使用左氧氟沙星有什么副作用,真会造成跟腱断裂吗,哪些人群要慎用?平时如何预防跟腱损伤?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。
全身用左氧氟沙星可能引起跟腱断裂,须严格遵医嘱
“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,上市以来,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。”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郑思骞介绍,左氧氟沙星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品种,具有疗效确切、价格合理、供应稳定等特点。为了方便不同类型的患者使用,左氧氟沙星被制成片剂、胶囊剂、注射液、滴眼液、滴耳液等制剂,其中,前三种剂型属于全身用药,后两种属于局部用药。
“全身应用时,左氧氟沙星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、头痛、失眠等,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损伤、QT间歇延长、过敏反应等。”郑思骞说,全身用左氧氟沙星可以治疗肺炎、皮肤软组织感染、泌尿生殖系感染等疾病,有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、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。
郑思骞表示,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引起肩、手、跟腱及其他部位的肌腱损伤,其中以跟腱损伤最为常见。2008年7月,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根据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收集的报告数据,要求在全身用喹诺酮类药物说明书上增加黑框警告,强调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,并指出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在60岁以上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、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等。目前,我国在售的左氧氟沙星片剂、胶囊剂、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上都有这些内容。总体而言,使用左氧氟沙星后造成跟腱断裂属于比较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,不必过度担忧。用药时,应严格遵医嘱,不擅自调整剂量。
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理论上不会造成跟腱损伤。郑思骞说,局部用药使用量微小、吸收量极少。例如,根据左氧氟沙星滴眼剂的药品说明书,每日4次、每次2滴予健康成人连续滴眼2周后,最后一次给药后1小时,其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过低,无法测出。局部应用的滴眼液、滴耳剂在说明书中描述的不良反应一般仅出现在用药部位,无全身不良反应报道。
跟腱损伤的原因多样,做好预防更重要
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脚跟的腱性结构,是人体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。跟腱断裂的原因很多,未必与用药有直接关系。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赵峰说,正常跟腱一般能承受8倍左右的体重,但是如果超过这个限度,就有可能造成损伤。过量运动、运动时间过长、运动时动作过于猛烈,都有可能增加跟腱受伤风险。此外,运动前没有热身、拉伸肌肉,有可能增加跟腱断裂的风险。
“发生跟腱断裂时,患者通常有“棒击感”,通俗地说,就像是被人用棒子击打了脚后跟,或者感觉被人从后面踢了一脚,一些患者还会听到‘啪’的一声响声。”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梅宇说,发生跟腱断裂后,多数患者可能无法站立或行走,小腿后侧的腓肠肌部位也会出现疼痛或伴有麻木、发胀感。如果怀疑出现跟腱断裂,应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。
如何预防跟腱断裂?赵峰提出以下建议:
一、避免暴力运动。跟腱和其他的肌腱一样,在运动中都有强度的上限。超过这个限度,就有可能造成损伤。所以要考虑到自己的运动情况,做一个合理的运动规划,不要做过于暴力的活动。
二、避免疲劳运动。遇到场地不平整要摔倒等危险因素时,人体都会有下意识的自我保护的动作。当身体疲劳的时候,可能包含运动时间长、休息不足、甚至是饮酒,都有可能导致出现受伤动作时,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降,所以在疲劳运动中更容易导致跟腱受伤。
三、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。只是抻抻筋、拉拉腿,这种看似应付差事的“准备活动”是没有效果的。一定要让肌肉和肌腱得到充分的伸展,简单的标准就是稍微有一些出汗,心跳轻度增快。弓步压腿是一个拉伸跟腱的有效动作,但做的时候一定要感觉到小腿后方三头肌的位置有轻微的被拉伸感,拉伸完如果感觉到小腿后方“松快”多了,那说明拉伸是有效的、到位的。除此之外,在热身时,尽量进行短距离的慢跑,这个过程也是帮助脚踝和跟腱在运动前进行热身活动。
四、避免带伤运动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体育运动是愉悦身心的活动,如果受伤最好停止运动。带伤运动容易引发更严重的损伤。
(人民日报中央厨房·健康37℃工作室申少铁)
哪些证券公司比较好,红腾网,股票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